0%

VLBI联测操作流程

简介

(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缩写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简单来说,VLBI就是把几个小望远镜联合起来,达到一架大望远镜的观测效果。这是因为,虽然射电望远镜能“看到”光学望远镜无法看到的电磁辐射,从而进行远距离和异常天体的观测,但如果要达到足够清晰的分辨率,就得把望远镜的天线做成几百公里,甚至地球那么大。

TMRT65M VLBI

天马65米望远镜参加的VLBI观测除了承担国家深空探测任务(HX、CE等)以外,以欧南网和IVS测地等VLBI观测居多。

观测步骤

第一步 考虑要干啥!(编译snp文件了解观测内容、接线、开始结束时间)

第二步 准备 (切换馈源、接线、指向)

第三步 预观测及观测 (加载纲要、试观测、自相关)

第四步 收尾(发送log、邮件)

第一步 考虑要干啥!

编译snp文件(了解观测内容、接线、开始结束时间等)

编译snp文件

具体drudg过程如下

IMG_0777

IMG_0778

IMG_0779

IMG_0780

IMG_0781

IMG_0782

IMG_0783

IMG_0784

第二步 准备

切换馈源、udc接线、做指向、设置udc中频频率

重要的是udc中频设置需要了解本振频率

Qband:本振频率 可变 常用35Ghz

kaband:本振频率 25Ghz

Kband:本振频率 15Ghz

kuband:本振频率 10Ghz

第三步 预观测及观测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进入预观测阶段。记录数据后,在flexbuffer计算机中进行自相关操作。验证后进入实验!

其中在启动fs后,要开启多个监视窗口。

  1. fmset 查看FiLa10G 、Field system 、computer 系统是时间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进行对时操作!

  2. monit3 任务状态、跟踪源监视窗口

  3. monit2 bbc通道、频率、系统温度监视窗口

    开启后的fmset

    IMG_0907

Monit2、monit3

IMG_0906

开启后的monit2、monit3

IMG_0905

fs操作命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proc=Task_namket6

setup01

bread1

preob (系统温度)

ifa(查看中频信号幅度在10-20左右为宜)

ifb(查看中频信号幅度在10-20左右为宜)

下为自相关存储步骤
----------------------------------------
mk5=record=on:Task_namet6 (开始记录)

mk5=record=off (停止记录)

mk5=scna_check? (监察是否有记录数据)

mk5=disk2file=Task_namet6.vdif (把记录在flexbuffer中离散的数据提取放入flexbuffer计算机中 )


下为开始实验
------------------------------------------
schedule=Task_namet6,#1
mk5relink/cont


在观测开始后需要监视flexbuffer中是否记录数据,所以要ssh到flexbuffer计算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ssh user@178.1.65.45 
password:oper65m

cd flexbuffer_program

vbs_ls Task_namet6* 使用通配符查看所有存储下来的数据名字与现在观测源的序号是否相同!

开启jive5ab接受后台(但是通常需要先查看进程是否开启)
-------------------
cd jive5ab-2.9.0/

./jive5ab -m 3&


查看 计算机进程
-------------------
ps -ef |grep jive

kill nmber 杀死进程 nmber 为进程号

查看进程

IMG_1192